<noframes id="rttvt">

    <track id="rttvt"></track>

    <track id="rttvt"><strike id="rttvt"><ol id="rttvt"></ol></strike></track>

      <pre id="rttvt"></pre>

      <track id="rttvt"></track>

        请先绑定手机号

        擦亮绿色名片 让森林走进城市——乐至县奋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走进初冬的乐至,城市街道和公园里,绿树成荫,人在景中,城在林中,饱含生命力的绿色尽收眼底……

        近年来,乐至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城市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生态福利、丰富生态产品供给、弘扬优秀生态文化。2021年,乐至县森林覆盖率达43.7%,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首批省级生态县。

        “绿”之底色  城乡生态更宜居

        满眼山川绿、到处花果香,这是走进乐至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近年来,乐至县始终坚持“公园城市”理念,实施娑婆山公园、盐湖公园绿化工程,绿化文峰大道40余公顷、成资渝高速公路12公里、陈毅故居旅游大道9公里、重要河道沿岸7公里,建成三元湖景观绿道3公里,全县道路绿化率达93%,城乡居民绿色宜居感受全面提升。

        如今,乐至县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18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810公顷,覆盖率达到35.2%。一幅“出门休闲有绿景,住家小区有绿地”的森林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市民吴开金住在乐至县南湖公园附近,每天到公园里散步、锻炼身体成了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公园依山傍水,环境非常好,走在里面就觉得神清气爽的。”吴开金说,公园建好几年了,人气一直很旺,大家都喜欢得很。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乐至大力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不仅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还把“绿”之底色带到了乡村。以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目标,持续推进农村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四旁”绿化,建成17个森林乡村、23个乡镇休闲公园、339处乡村休闲绿地,打造绿化美化示范点15个、生态农家乐100余家,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绿”之财富  林业经济创红利

        日前,位于乐至县东山镇孔雀寺村的四川乐至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漫山的油橄榄迎来了丰收;位于乐至县劳动镇双龙村、潮水村的乐至县中药材产业园区,采收的枳壳正在切片烘干中……

        乐至县林业局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倾斜资金项目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区,推动产业发展,助推林农增收,为乡村振兴交出林业答卷。

        四川乐至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围绕“一心、一区、四片、五组团”的空间布局,目前已打造特色经果林基地5500亩、特色景观花卉苗木基地2500亩、珍贵用材林基地1000亩、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基地1000亩,已建成生物技术组培中心、园林花卉研究中心等林业科研中心。园区企业每年给当地群众提供不少就业岗位,为他们创收200余万元。

        乐至县中药材产业园区总投资2.1亿元,以药用枳壳为主导产业,套种黄精、红叶紫苏、淫羊藿等中药材,拟将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中药材立体种植、精深加工及美丽宜居乡村等为一体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目前已建成枳壳产业基地约5000亩,基本形成集枳壳种植、收购、加工、储藏、销售及农旅休闲、生态宜居的全产业链。园区产业发展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培育了技术能手,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四川乐至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及乐至县中药材产业园区的建设,是乐至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乐至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把生态优势、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持续提升林业价值。2022年3月,乐至县启动申报国家储备林建设及森林质量提升项目,总投资24.11亿元(其中政策性贷款18.5亿元),总规模 25.14万亩,建设范围覆盖全县19个乡镇和2个街道,主要实施营造林工程、林下经济和支撑体系建设等内容,项目于5月获省林草局批准,9月获农发行首期贷款4.02亿元。项目建设不仅能提高县域内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开发上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上万群众实现增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绿”之内涵  森林文化更多元

        如果说肉眼可见的绿是森林城市的面子,那么森林文化便是森林城市的里子。

        乐至县围绕“精致城市·大美乐至”目标,不断深挖森林文化内涵,把“创森”工作同田园诗歌文化、林木科教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相结合,不断提升森林资源附加值。

        走进娑婆山公园,草地里“乐至县森林科普教育基地”11个大字便映入眼帘。公园里紫荆、桂花、银杏、垂柳等30多种乔木蓬勃生长,每走几步还能看见宣传森林功能、森林防火、森林生态等科普知识牌。如果市民对森林文化感兴趣,也可以请公园里的志愿者对这个森林科普教育基地的情况进行讲解。

        此外,乐至县还以“五彩林乡”为依托,定期举办中国(乐至)田园诗会,厚植现代田园诗歌创作沃土,结下累累文化硕果,创响乐至“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文化IP;以四川乐至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加强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围绕森林科教文化主题,打造森林科普教育基地1300亩,大力推广森林生态文化;将全民义务植树与纪念陈毅元帅共同推进,打造“元帅林”,建设红色文化与植物造景相结合的文化长廊,持续擦亮“陈毅故里”生态文化名片。

        全媒体记者 黄智微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授权请联系:028-26223105

        版权声明:资阳网是资阳新闻传媒中心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资阳日报》、资阳广播电视台视听节目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资阳网”和作者姓名;资阳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协议。如若违反,资阳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下载‘今日资阳’APP 了解更多新鲜资讯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

        无码人妻天天爽夜夜爽精品

          <noframes id="rttvt">

          <track id="rttvt"></track>

          <track id="rttvt"><strike id="rttvt"><ol id="rttvt"></ol></strike></track>

            <pre id="rttvt"></pre>

            <track id="rttvt"></track>